○赵师言:按人须先用手轻轻粘住,徐徐按起,俟其退无可退时再行发劲。不论挤按均用此意,否则不能发人。
○问赵寿村先生,太极拳中之白鹤亮翅为何使用?答:接人右臂两手向上捋,使敌人脚跟浮起,再用搂膝拗步姿势发人也。又问肘底看捶用法。答:人以右拳击我,即以右手接拳置左肘下,沉肘角击其脉门,并以左拳击其頦。又如封似闭用法:右拳被敌人採定时,即以左手出右手腕下,接住敌人之手,收回按人也。
○教太极拳者,咸谓太极拳系整体的,不能如外家拳之零着应用。此言吾甚怀疑,前已言之。昨阅陈微明先生太极问答,有云:和外家拳交手时,先要以手粘住敌人,如对方欲向上,即提而放之,向下则採而捋之,进则用曲线化之,退则乘势发之,不问前后左右皆然......是则太极拳之应用虽不拘于着数,但终未必离开着数,不过于应用时,比外家拳多一粘劲,随敌变化,而用着化打。
○如果将太极拳拆开散用,若遇对手击我上部,则以揽雀尾捋之、挤之最有把握。倘对方不肯先动手,可用搂膝拗步虚探其胸,对方一伸手招架,即可用如封似闭按其肩臂,未有不应手跌出者。归根结底在于经验。
○杨君孝文说:太极拳内容奥妙,非数言可尽,惟外表须中正,圆活方是正当途径。中正是纵,圆活是横,头与尾闾及着实之足跟成一直线,则重心不失,即中正矣。手足搬动时匀静虚实,即圆活矣。野马分鬃似不中正,但头足均成一直线。重心不失,仍居中心。又说:练架子不问快慢。动作须要匀静,如抽丝一样。若忽快忽慢,即为断劲,不成为太极拳矣。
○赵寿村先生教前后裤带被抓的解法:沉腰直肘,用肘底看肘步法向后旋之即得。又肘臂被捋时,用意随之在皮层上运动,即无括疼牵动之虞。总之,与人交手时,俟其微动,即先发劲攻之,更济以绵圆不断之法,自易取胜。